2025 年 8 月 2 日 下午 9:31

首頁 / 飲食是關鍵 / 減重手術後的飲食

減重手術後的飲食

減重手術後的飲食

目錄

減重手術(如胃間隔手術、胃束帶手術、胃繞道術、袖狀胃切除術、胃縮小加腸繞道手術、胃束帶加摺疊手術等)為嚴重肥胖者提供有效的體重控制方案。手術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手術技術,更仰賴術後飲食控制與生活習慣的配合。若不嚴格遵循飲食原則,不僅影響減重效果,還可能導致腹脹、嘔吐、食道逆流、便秘、間隔處裂開及營養不良或其他併發症。因此,術後的飲食管理應視為手術療程的一部分。減重手術後的飲食應採漸進式飲食,依手術種類和個人恢復狀況,逐步增加食物的種類和份量。
術後初期應以清流質飲食為主,隨後可進展至流質、軟質,最後到固體飲食。 過程中需注意少量多餐、細嚼慢嚥,並避免高熱量、高油、高糖、高纖維、刺激性食物。

術後飲食控制的重要性

手術後胃容量顯著減小、消化功能改變,若攝取不當食物,可能導致腹瀉、脹氣、營養缺乏等問題。飲食控制的目標包括:

  1. 幫助傷口癒合並避免併發症。
  2. 促進體重穩定下降,維持手術成效。
  3. 避免快速進食造成胃腸不適或嘔吐。
  4. 預防營養不良與肌肉流失。

術後飲食四階段

一、清流質期(術後第1至7天):

只能飲用完全無渣的食物,以不產氣、不刺激腸胃道蠕動,以供應水分為主

  • 目標:維持水分與電解質平衡,幫助胃腸適應新容量。
  • 可攝取:無渣、易消化的液體,如清湯、無糖豆漿、無糖果汁、稀釋的電解質飲料、白開水。
  • 重點:每次少量,慢慢飲用,避免一次喝下大量液體,每日飲水量建議1000-1500ml,避免吞氣。
  • 禁忌:含糖飲料、氣泡飲品、乳製品、纖維過高或含渣飲品。

二、濃流質期(術後第8至14天):

要將煮熟的食物放入果汁機中變成沒有顆粒的液態狀,不用咀嚼即可飲用

  • 目標:逐步增加熱量與蛋白質攝取。
  • 可攝取:低脂、低糖、低纖維的絞碎或半流質的食物,如濃稠無渣湯品、稀豆漿、無糖優格、蛋白飲品、蒸蛋、豆腐湯。
  • 重點:每次用餐時間延長至20-30分鐘,保持細嚼慢嚥。
  • 禁忌:
    • 粗纖維過多的蔬菜,如牛蒡、竹筍、芹菜。
    • 過硬或含皮、籽的水果,如奇異果、火龍果、草莓。
    • 高熱量的流質飲食,如奶昔。

三、半流質期(術後第3至4週):

將稀飯、麵條和細碎的魚、絞肉、蛋花及蔬菜一同烹煮,或可將配料先放入果汁機攪打成泥狀,再拌入稀飯或麵條中,半流質食物只需要稍加咀嚼,即可吞嚥,要從少量開始,並小口小口吞嚥

  • 目標:增加食物多樣性,訓練消化功能。
  • 可攝取:質地軟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粥、麵線、蒸魚、蒸蛋、嫩豆腐、煮爛的蔬菜、絞肉、水煮蛋。
  • 重點:烹調方式避免油炸、煎烤,以清蒸、燉、煮等方式為主,每日攝取蛋白質至少60g。
  • 禁忌:
    • 容易產氣的食物,如紅豆、綠豆、地瓜、洋蔥、高麗菜。
    • 油炸、高糖、高脂、辛辣或氣泡類飲品。
    • 過老、含筋、皮或烤太硬、高油脂的肉類及加工肉品,如五花肉、魚丸、豬腳、香腸、火腿、熱狗。

四、正常飲食期(術後第2個月起):

選擇質地軟且易消化、不含粗糙纖維的食物,切成小塊煮成軟爛後,即可食用

  • 目標:建立健康飲食模式。
  • 原則:依個人耐受程度,漸進增加固體食物的攝取量,少量多餐,每日5至6餐。選擇天然食材,搭配清爽低油的烹調方式,進食順序可為先吃蛋白質、在吃蔬菜、最後是碳水化合物。細嚼慢嚥,每口至少咀嚼20-30次,每餐需30分鐘以上。
  • 重點:避免液體與固體同時攝取,餐前後30分鐘內避免喝水。嚴禁高糖食物與含糖飲料,避免傾倒症候群(Dumping Syndrome)。
  • 禁忌:
    • 含有咖啡因及含糖飲料。
    • 全穀類製品或過於粘稠的糯米製品,如糙米飯、五穀飯、湯圓、年糕。
    • 蒟蒻及高熱量的糕餅點心,如鳳梨酥、蛋黃酥、月餅。
    • 粗纖維過多的蔬菜,如牛蒡、竹筍、芹菜。
    • 含皮、籽及纖維質較多的水果,如芭樂、鳳梨
    • 高熱量的調味料,如糖醋醬、花生醬、沙茶醬。

術後常見飲食問題與解決方式

  1. 傾倒症候群:症狀包括腹瀉、頭暈、冒冷汗,通常因進食過快或攝取高糖食物引起。
    解法:避免濃縮的甜食(如:糖、可樂、蛋糕、冰品等)、細嚼慢嚥、避免進食過快。
  2. 蛋白質攝取不足:可能導致肌肉流失、免疫力下降。
    解法:使用乳清蛋白補充、增加蛋白質食物的攝取比例。
  3. 脫水:胃容量減小,容易忘記喝水。
    解法:定時小口喝水,每日分次補充至少1500-2000ml水。
  4. 營養不良與維生素缺乏:如缺鐵、維生素B12、鈣等。
    解法:術後需補充綜合維生素、鈣片與鐵劑,並定期抽血追蹤,每日補充維生素、礦物質,可使用發泡錠,等氣泡消失後再飲用。

均衡飲食

  1. 每日均衡的攝取六大類食物,避免過鹹、辛辣或刺激的食物。
  2. 每餐要小口進食、細嚼慢嚥、放慢用餐速度,吃到微脹就要停止。
  3. 點心可以水果1份代替。 避免體積小蛋糕熱量的糕餅類食物。
  4. 維持低熱量、低脂肪、高蛋白的飲食原則,可嘗試改變用餐順序先吃肉,再吃菜,最後是飯。
  5. 依照身體的耐受程度,可以慢慢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,換成較高纖食物。
  6. 肉類可依油脂含量多寡依次選用:如先選海鮮→魚肉(不含魚腹肉)→去皮雞、去皮鴨肉→低脂牛肉→低脂豬肉等。 飲用湯品要撈掉上層油脂。
  7. 餐與餐間補充水份1500~2000毫升,並持續補充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。
  8. 勿過晚吃晚餐。

與營養師密切合作

術後患者應定期與營養師諮詢,根據體重變化與營養狀況調整飲食內容。營養師可協助:

  1. 評估蛋白質與熱量攝取是否足夠。
  2. 擬定個別化飲食計畫。
  3. 協助預防與改善飲食相關併發症。

術後生活與心理調適

  1. 避免暴食與報復性進食:手術並非萬靈丹,若習慣未改,仍可能復胖。
  2. 建立正向飲食關係:學會用其他方式處理情緒,如運動、寫日記。
  3. 配合適度運動:術後1個月內可進行散步、伸展操,之後可漸進式增加有氧運動與重訓,避免肌肉流失。

減重手術改變了消化系統結構,但維持手術成效與身體健康的關鍵在於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。透過分階段、規律且營養均衡的飲食控制,加上營養師的專業建議與自我監控,術後患者不僅能有效減重,更能在過程中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,邁向長期穩定的健康人生。

溫馨 小提醒

健康 • 纖瘦網 © Copyright 2025 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