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9 月 17 日 上午 9:17

首頁 / 肥胖對疾病的影響 / 肥胖與高血壓息息相關?醫師解析:體重控制是關鍵防線

肥胖與高血壓息息相關?醫師解析:體重控制是關鍵防線

肥胖與高血壓息息相關?醫師解析:體重控制是關鍵防線

目錄

體重愈高,高血壓風險愈大

肥胖是否容易引發高血壓?根據台中新悅美型醫學診所劉家嘉醫師指出,這不只是坊間的印象,而是有統計與醫學研究支持的事實。


「高血壓的發生機率與體重呈正比關係。當BMI超過27時,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的確高於一般正常體重者(BMI 18.5–24)。」劉醫師說道。


但高血壓的成因並不單一,可分為原發性(如家族遺傳)與續發性(如心血管、腎臟疾病引起)。因此,在減重門診中,第一步便是釐清患者的高血壓類型,才能對症處置。


劉醫師提醒,即使BMI值僅在27–28之間,若有家族史,也可能已出現高血壓症狀並須長期服藥。「這類患者體重每增加一點,血壓控制就會更困難,因此維持正常體重至關重要。」


她進一步指出,高血壓不只出現在脂肪型肥胖,若總體重超過負荷,即使是高肌肉量者也可能面臨血壓升高風險。因此,正確的體重與脂肪比例控制才是核心。

哪種減重療法最適合高血壓患者?

「肥胖的成因因人而異,減重治療應以個人化為原則,」劉醫師強調。

對於「大胃王型」患者,尤其是有暴食、飲宴過多、進食時間不規律者,劉醫師說明可以考慮近年引進的POSE 2.0 DH 內視鏡雪靴夾胃摺疊手術。此內視鏡(胃鏡)減重手術可在無須開刀的情況下,透過縫合縮小50%~60%胃部容量,進而降低進食量。

POSE 2.0 DH屬於微創、可逆的減重方式,至今已在台灣施行超過半年,根據國際研究顯示,無嚴重併發症案例,患者術後一年平均可減去15%–18%的總體重,並改善代謝指數。

適用對象包含BMI ≥30者,或BMI ≥27 且合併三高等代謝疾病者,年齡建議在18至65歲之間。

真實案例分享:科技業主管3個月減重23公斤,逆轉三高風險

一位年近40歲的科技業主管,因長期高壓工作導致暴食、脂肪肝與高血脂,BMI也達到病態性肥胖範圍。劉醫師建議其接受POSE 2.0 DH治療,術後3個月內成功減重23公斤。

「食量變得好控制,不再需要靠意志力硬撐,」患者在術後回饋中表示。健康檢查結果也顯示,原本的中度脂肪肝消失,高血脂狀況明顯改善。外觀與精神狀態都煥然一新,從過去的「啤酒肚中年人」轉變為積極運動、自信十足的健康男性。

劉家嘉

劉家嘉 醫師

新悅美型醫學診所院長,專注於內視鏡減重治療與代謝疾病照護
International Obesity Society胃鏡減重主席
內視鏡雪靴夾胃折疊手術認證指導老師

  •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
  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胃鏡減重醫師
  •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分院醫學減重中心胃鏡減重醫師
  • 義大醫院主治醫師
  • 曾赴美國哈佛麻州總醫院、克里夫蘭醫學中心、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進修肥胖與代謝治療

健康 • 纖瘦網 © Copyright 2025 . All Rights Reserved.